人民币汇率大升大贬不再是洪水猛兽
来源:工商社论
我们注意到,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已相当成熟,汇价升贬弹性十足,将来诚然有可能大贬“破7”,但何尝不会反弹大升“破6”?其大升大贬实不再如洪水勐兽那麽可怕了!
长期观察人民币汇率走势者应已发现,近10年来该汇率总在一个“箱型区间”内浮动,其底部是“7对1”,顶部则是“6对1”,也就是人民银行既不让它贬破7元,也不允许其升过6元。这10年里,人民银行曾实际为人民币汇率分别打过“保7”与“保6”之战,以阻止其升过6元或贬破7元。惟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的臻于成熟,这个6元到7元的箱型区间其实已可以打开,无需再予以“封顶”或“保底”。
而人行最近这波的放任人民币贬值,说明该行已有条件凭藉市场化机制,来为该汇率浮动走势充分“松绑”。因为,人民币这次大贬到波段低点后,随即有了强力弹跳回升表现,未像两、三年前的一味单向贬值、反弹乏力。换言之,其如今既已能蹲又能跳,则将来即便再度大贬,也能在贬足后迅速反弹大幅回升。那介于6元和7元之间的框框,人行实应准备予以扬弃了。
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,当前的确是“货真价实”、成果显着。人民银行是自2015年年尾开始,非常认真地推动这个事项。人们记得,这一年的11月,国际货币基金宣布,将于次年10月,把人民币纳入SDR(特别提款权)货币篮,使其具备国际准备货币资格。为此,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制定并实行CFETS(人民币汇率指数),作为人行每日公布汇率中间价的重要准据。而以20几种外币为计算基础的CFETS,自实行以来,人民币中间价走势一直与它相应,少有偏离,因而也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公信力。
除此之外,人民银行于必要时对汇价的调节,近期亦尽量找学理依据,不搞神秘。最典型事例,是2017年5月,为让人民币止贬回升,创出了「逆周期因子」这个学术味道十足的调节机制,且公开发布消息;半年多后,这个机制停用了,人行也让外界知晓。
要言之,尽管人民银行必要时仍需调节汇市,但只要人民币汇率升贬弹性已足,则人行大可放手让市场供需及国际行情来主导人民币汇率走势。
果能如此,则下一阶段人民币贬破7元,乃至反向弹升过6元,都无需大惊小怪;只要不重演以往经年累月地一路升或一路贬的老戏就好。这是值得人民银行追求的汇率政策新境界,也是海内外投资人必需具备的新观点。